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14
docs/diaries/wbsy/irrational.md
Normal file
14
docs/diaries/wbsy/irrational.md
Normal file
@ -0,0 +1,14 @@
|
||||
# 脑子一“热”?来点“冷却液”
|
||||
|
||||
最近也是无所事事(唉,无业),闲来无事刷视频。毕竟我是二游玩家,其中又以米游为甚,多少会刷到各种声音,令人难以分辨。张维为说得对啊:如今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人保持理性变得越来越困难。
|
||||
|
||||
但上头了也不好。上头了容易“祸从口出”。虽然“巡猎”确实一定程度地维护了米游社区,但不可否认它也加剧群体极化,容易让人“杀红了眼”,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因此,我需要一样东西充当“冷却液”,让我保持“沉默是金”的风格。
|
||||
|
||||
上哪找呢……这倒是因人而异了。我自中学开始就和我爸争论,他很喜欢用《矛盾论》来指摘我过于主观——诚然如此。在这种氛围下,我很自然地理解马哲的观点,甚至去运用它分析自己的、亲友的一些症结(但遗憾的是,也只停留于分析层面)。于是,我便时不时拜读教员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不得不说,常看常新。
|
||||
|
||||
于是在用唯物辩证法洗了洗眼睛之后,忽然觉得这些难以分辨的声音也不再那么嘈杂,扰人清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是始终相信这句话的。那么既然我的“调查”不够充分,我的发言自然会是片面,于我看来摆不上台面,干脆闭口不谈。……如此,便迫使自己冷静了下来。
|
||||
|
||||
另,我和所玩的游戏一定是有矛盾的(这或许与游戏公司之类的资本脱不开关系,但简单这么归结显然不对),只是缓和态与激化态之分罢了。既然如此,待到矛盾不可调和,那“分手”不就是了。
|
||||
|
||||
以上大抵就是我的一些消极的方法论,或许对社交平台乃至现实社交也同样适用。毕竟我吵架吵不过人嘛,索性就不吵,问就是“你说得对”。
|
||||
|
Reference in New Issue
Block a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