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re: re-arrange tags, categories, dairies.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2025-06-22 15:25:49 +08:00
parent f25a640fa5
commit 957a8fbdab
26 changed files with 62 additions and 28 deletions

BIN
docs/diaries/wbsy/Ag.webp Normal file

Binary file not shown.

After

Width:  |  Height:  |  Size: 72 KiB

BIN
docs/diaries/wbsy/Ca.webp Normal file

Binary file not shown.

After

Width:  |  Height:  |  Size: 86 KiB

BIN
docs/diaries/wbsy/Cl.webp Normal file

Binary file not shown.

After

Width:  |  Height:  |  Size: 53 KiB

View File

@ -0,0 +1,92 @@
---
date: 2025-05-16
---
# 关于我的三个拟设
早在 2015 年的时候,我就开始亦步亦趋地制作 ~~(仿造)~~ 一些东西。早期说实话也没想过把这些东西发布出去顶多在初中同学之间那里分享着玩。直到两年后的一节化学课上我才突发奇想地决定挪用三个常见的元素——Ca、Cl、Ag——作为我昵称的基底一直沿用至今。
最近也是经历了许多烂事,我也好久没有机会去维护自己的博客了。既然 Ag 这个网名也终于启用,我想是时候补全一下那三个基于化学元素拟定的网络形象了。
> [!note]
> 由于一些意外,原有的所有拟设图均已佚失,只能从用过的 QQ 头像里找到裁剪版。
>
> 尽管如此,还是非常感谢当年无偿为我绘制立绘的亲友们。
## 钙
- 生命周期2017-2021
- 种属:兽娘·猫郎[^moewiki_catboy]
- 瞳:青绿,猫瞳
- 代表色:白
- 性格:内向
- 配偶Cl
- 喜欢的:苹果;尝试、摸索、折腾
- 讨厌的:阅读理解(
[^moewiki_catboy]: 这种分类取自[萌娘百科](https://zh.moegirl.org.cn/%E7%8C%AB%E9%83%8E)。简而言之就是“猫少年”,或者说“具有猫部分特征的男孩子”。
![Ca^2+^ =200x](Ca.webp)
最早启用的设定。虽然理论上任何钙离子组成的盐都可以指代我,但中学阶段最常见的沉淀果然还是 CaCO~3~ 吧。然后“碳酸钙摘掉两个氧”最初的名字——Caco 就确定下来了。后来又衍生出音译“卡扣”、Casheen 和相应音译“卡伸”。
老朋友们大抵还是愿意叫我“卡”这组名字,特别是接触过的红警 2 modder 和地图师。
猫少年啊……说实话现在回头想想,可能是受到初中同好的影响也说不定。不过印象中被说“可爱”确实是很早就开始了。(话说真的可爱吗?)
总之上图已经是我能找到尽可能完整的立绘了,看上去不需要额外添几笔细致的外貌描写。
> “他呀……是个很可爱的家伙呢。初见看着很腼腆,相谈甚欢了又开始滔滔不绝,和我独处又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一样。
> “hmm当初怎么认识的啊……说来有点搞笑。他一开始的个人简介整了个莫名其妙的反应方程然后我看着好玩就和他聊上咯。再然后嘻嘻自己猜去。
> “搞起熟悉的东西来能心无旁骛搞个通宵……啧,有时候还挺羡慕他的。但…再怎么说也稍微陪陪我啊。明明他自己也很喜欢抱抱的说。
> “唉,明明说好了做我的专属的……到头来还是把我抛下了嘛……”
> ::: right
> ——ChlorideP
> :::
## 氯
- 生命周期2022-2025.3
- 种属:幽灵(♀)
- 瞳:黄绿,类人瞳孔
- 代表色:黄绿
- 性格:寡言、孤僻
- 配偶Ca
- *伴侣Ag
- 喜欢的:听故事和讲故事
- 讨厌的:毫无营养的信源
![Cl^-^ 的 Q 版头图 =128x](Cl.webp)
在 Caco 因故被一撮原神同人女攻击之后不久,钙的形象弃用,咱也随即改名为 Chloride Pussemi即 ChlorideP 了。而后有人因为末尾这个 P 以为我是 VOCALOID 曲师P 主),加上这个昵称全小写起来并不方便手写,遂又更名为 NyaCl.
氯的种属启发自氯单质(氯气)的物理性质。作为气体,它是有在空中的那种飘飞感的,不难想到幽灵也是在空中飘飞的存在。于是就决定是“黄绿色的幽灵”这样的形态。上图是 Q 版氯,其实还有一版正式立绘,是个大姐姐的形象。~~可惜弄丢了。~~
后来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的精神状态逐渐贴合氯气的化学性质:有毒、刺鼻。有时候的确觉得自己到处倒垃圾很困扰人;应激起来说话很大声,不也挺“刺”耳的。(苦笑)
> “你说她?我的食物罢了。知不知道一颗电子对阳离子来说有多么诱人?
> “刚找上她的时候她还在郁郁寡欢呢。结果呢?还不是顺从本能乖乖交粮。(舔唇)
> “不过还别说,强氧化的元素就是不一样,比什么碳酸根的美味多了。听说她已故的另一半也和碳酸根有点关系?乐。
> “后来一来二去的,她似乎也走出来了,愿意和我一起贴贴……嗯哼,就这点来说我还是很喜欢她的。
> “最后倒是和她贴了个痛快。不知道她觉得如何,我是觉得她这结局挺好的。好歹舒服地享受完最后一刻。
> “就是可惜……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食物咯……(叹气)”
> ::: right
> ——Ag.L
> :::
## 银
- 生命周期2025.4-
- 种属:兽娘·猫娘(亚种,魅魔混血)
- 瞳色:粉红,爱心瞳
- 代表色:银白(亮白)
- 性格:对外满不在乎,私底下很细腻
- 喜欢的:涩涩(无论主动被动)
- 讨厌的:烦心事
![暂时拿过来充数的猫娘图 =200x](Ag.webp)
> [!note]
> 将来有时间和闲钱的话,再为 Ag 这个形象重新约张稿吧。
银这个设定实际上直到去年才给她勾个轮廓——**白丝魅魔猫娘少女**。乍一听这四个词组合在一起很违和。说实话我也觉得(
首先说说“魅魔”吧。既然银这个字有着一层谐音关系(所谓“银梦”嘛),那么我就往涩涩的方向去考虑了。所以给她的定型是魅魔元素。
但一来我说话做不到大多数黄油的魅魔那么“诱人”,二来我养成的猫娘口癖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立绘主体仍然是猫娘**。那么怎么办呢?那就把猫尾巴替换成魅魔尾巴罢。“猫娘身上”的“魅魔尾巴”,很奇特的组合对吧(
剩下来的要素就很简单了:白丝一般显得清纯(相对地黑丝会显得诱惑一些),穿在“摇着魅魔尾巴的猫娘”身上增添些反差感;少女嘛……可以保留一些卡哇伊的感觉。(但实际想象起来好像更偏雌小鬼一点)
设定上魅魔尾巴非常敏感,只是碰触就会浑身战栗的程度。若是摸上那么一两下说不定就开始发情了吧。

View File

@ -0,0 +1,12 @@
---
title: 无病呻吟
index: false
article: false
timeline: false
comment: false
icon: message
---
小作文。自省?发泄?想到什么写什么。
<Catalog />

View File

@ -0,0 +1,41 @@
# 需求与“死锁”
> 某种意义上,“死锁”也是我当前面临的心理困境。
## 首先,因为有了需求
我自认非常之“贪心算法”,我的行动也基本上为了“主观的当下”服务:我想要做什么?我想做的事需要什么条件?有没有可能设法达成?
这样通过需求推导,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学某项技能、做物质准备),在我看来算是一种“需求导向”。尽管“实用主义”并非真理,但马哲也好,各种方法论也罢,或许正因它们如同预期那般发挥了作用,人们才广泛运用它们的吧。
所以,在需求的驱使下,我认识了很多英语单词,折腾起 Windows 的配置,上手 AE 瞎摆弄着频谱特效,然后是 PECMD 脚本、C#、Python……虽然没人理解我为何钟情这些“有的没的”。
不得不承认,国人的一生非常地现实,客观的非生理需求(好比学生的学习应试需求)也是不得不直视的生活一部分。然鹅长期以来我都活得比较主观,社会的要求或者说“客观需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客观、社会现实层面上我无疑是比较失败的。
## 然后,需求催生动力
需求或许是学习最直接的原动力了吧,毕竟……是自己的欲求嘛。有人为了看懂番剧自学五十音,有人为了解放重复劳动学着写脚本写程序,也有人只是想上手玩玩什么——但那何尝不是一种需求,娱乐需求。
当然,正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作为“徒”,学习或许也分两种途径:悟道与解惑。
但……我所接触的早年的“红警 diy”对新人谈不上友好有事没事“看教程”现实当中我也无从问起反倒更多地在为别人解惑——“你这么懂都不会那我们这些不懂的更帮不了你了啊”。所以面对如今热门的各种 AI社恐的我还真的无所适从——要怎么斟酌语言提问呢
如此,好像只剩下“我自己明悟”这一条路了。或许我应该庆幸,自己借此学会当一个调试器——是 200 OK 还是 417 Expectation Failed实地测测不就知道了。而除了各种课程、教程资源实地测试以外最重要的能力大抵就是信息检索能力吧毕竟“伸手党”亦为早期互联网所不齿。
## 但,假如需求链太长了呢?
这个问题在考研备考的后期逐渐暴露出来,并且随着就业压力愈发凸显。
我所谓的“需求导向”,成也需求,败也需求。人是有惰性的,对于一件工具,一样技艺,若只凭需求去学习运用,便容易浅尝辄止,“需要做什么我便学了什么为止”。想要搓一个好看的频谱视频,便只折腾频谱;想要方便地处理红警的 ini 和 csf便和键值对数据结构钻牛角尖。
这样的结果有二。其一,面对更高的需求时,一时间拿不出对等的“解”满足它。其一之后往往也是其二,一旦发现需求链过长,解决它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尤其是时间),这时“需求导向”失灵,至今为了解决需求所做的一切全都归于虚无。
我 24 考研失利就在于此,哪怕最简单的数二,也难以理解“武神”如何省略的步骤,直接得出结果;然后发现是中学的芝士,却遗憾地发现连中学的知识点都不甚理解,就这样溯源到了初中。哪怕再给我一年,从初中重新学回来的收效也犹未可知。
此后忙前忙后终于还是没能“跨”去计专就那样毕业了。然鹅哪怕忽略掉各大单位“卡专业”的事实我也顿觉自己只学了个皮毛与人家的技术栈相去甚远。Native Programming不不不早就是 web 应用的时代了;什么?数据库都不认识?那还好意思去做程序员?
## 最终,形成了死锁
于是,我陷入了“虚无”,尽管我很清楚自己的状态并不正常、自己的思绪需要疏导,清楚自己“虚无”的症结——
::: center
有限的能力需要需求给养,然鹅莫得需求需要我解决,我也不再清楚“想做什么”;
更高的需求需要能力支持,然鹅莫得能力去搭这把手,我也茫然不知“要怎么做”。
:::
豪德,两边都等不到对方,死锁就这么成了。
尽管写这篇小作文的当下我已试着找些新的方向和需求,但漫无目的地学,也不过是学个乐呵。有没有用嘛……谁知道呢?哪天真有用了或许也已经淡忘了吧。